中國擬重啟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中關係與川普政策成關鍵考量

中國擬重啟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中關係與川普政策成關鍵考量

中國政府正考慮最早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這項決策不僅涉及食品安全檢驗結果,也反映出中國希望改善與日本的雙邊關係,以因應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帶來的全球貿易挑戰與談判壓力。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中國政府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初步認為其安全性符合標準,因此開始討論解除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禁令。此舉被視為中國針對國際局勢調整政策的一部分,尤其考量到川普重返白宮後可能採取更加保護主義的政策,迫使中國尋求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合作,以提高自身談判籌碼。

中國在2023年因日本排放經過處理的福島核污水進入海洋,而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引發國際關注與爭議。該禁令對日本漁業產業造成重創,尤其影響出口市場需求。然而,在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監測與評估下,日本政府持續強調核處理水排放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並積極爭取中國解除禁令。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也正在研究於2025年5月至6月舉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談,並計劃邀請中國總理李強訪日,進一步促進兩國關係。此外,日本還希望在此之前邀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以營造對話氛圍。中國則可能利用這些會談,正式宣布解除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禁令,並藉此釋放穩定雙邊關係的信號。

中國擬重啟日本水產品進口 日中關係與川普政策成關鍵考量

專家分析,中國考慮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不僅是出於經濟合作需要,也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提出重振「美國優先」政策,可能加強對中國的貿易施壓和關稅政策。因此,中國需要強化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係,以應對未來美中經濟對抗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與出口國家,成為中國外交戰略調整的優先對象。

此外,報導也指出中國對川普第二任期的擔憂。川普在首任總統期間曾發動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並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重創中國出口市場。若川普在未來推行更強硬政策,中國將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因此與日本等國家維持穩定關係,對中國而言尤為重要。

根據日本政府提供的資訊,目前中國與日本已就國際原子能總署加強監測達成共識,並計劃根據檢測結果重啟進口。然而具體恢復時間尚未確定,仍需觀察雙方後續協商進展與政治環境變化。

儘管中國與日本間的經貿合作逐漸恢復,但雙邊關係仍受到歷史爭端、東海主權問題等挑戰的制約。對中國而言,解除水產品禁令不僅有助於緩解雙邊緊張局勢,也能強化其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為未來貿易戰預留迴旋餘地。

總體而言,中國考慮恢復日本水產品進口的決策,不僅是一項貿易與經濟問題,也反映出全球政治格局變化下,各國為尋求平衡與穩定所作出的戰略調整。未來中日關係如何發展,以及美中貿易戰是否再次升級,將持續牽動全球市場與地緣政治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