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最新調查報告,過去美國政府強制原住民兒童就讀寄宿學校的政策,導致至少3104名學生死亡,這一數字是官方之前公布的三倍。這項揭露再次將美國歷史上對原住民文化和人權侵害的黑暗篇章推到公眾面前,喚起社會對歷史正義與原住民權益的重新關注。
從1819年到1970年代,美國政府在全國各地設立數百所印地安寄宿學校,強迫原住民兒童入學,意圖以歐洲殖民文化同化他們。這些學校強行剝奪兒童與家庭和文化的聯繫,要求他們改信基督教,並禁止他們使用母語和傳統習俗,將其身心迫害至極限。
華郵報導指出,許多兒童死於疾病、營養不良、虐待和意外事故,甚至某些情況下死因不明且存有疑點。兒童的遺體大多被埋葬在學校或附近墓地,這些墓地有些有標記、有些則完全被遺忘或掩蓋。研究團隊透過分析政府檔案和歷史資料,揭露出過去數十年來壓抑的真相,也進一步印證了寄宿學校體制帶給原住民社群的創傷仍未癒合。
拜登總統今年10月首次為美國政府對原住民兒童的迫害正式道歉,承認這是美國史上最駭人的人權侵犯之一。然而,面對實際死亡人數遠超官方統計,社會各界要求進一步調查並建立更完善的補償機制,以確保受害者及其家屬得到應有的正義和尊重。
根據調查顯示,寄宿學校內的生活環境類似於監獄,學生遭受心理與身體上的虐待,甚至連最基本的健康與營養需求都無法滿足。許多倖存者回憶,這些學校的存在不僅強行抹除他們的文化根基,更造成長期的心理創傷,使其難以重建與族群的文化連結。
許多專家指出,由於歷史資料保存不善且缺乏系統性記錄,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比目前揭露的數字更高。部分墓地甚至被遺棄或掩埋,導致許多失蹤兒童的真相仍待進一步挖掘。研究團隊呼籲政府應加速推動資料透明化,協助受害者家屬找到親人的遺骸,並展開遺骸鑑定與遷葬工作,以提供真正的歷史交代。
這份調查報告不僅再度掀起對原住民權利的討論,也突顯美國社會對過去殖民政策的檢討與反思尚未結束。許多民權團體和原住民社群強烈呼籲政府,應建立專案調查機構以監督追蹤過去所有寄宿學校學生的遭遇,同時提供心理支持與經濟補償,協助倖存者及其家庭走出歷史陰霾。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世人,文化同化政策的暴力本質與其對少數族裔的長期傷害不容忽視。未來美國社會需更加重視多元文化的保存與發展,並努力修補歷史錯誤,以展現真正的和解與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