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國內產業轉型與創新,國發會正以產業再造基金與修正企業併購法雙管齊下,力求翻轉台灣產業結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國發基金將積極參與民間募資的產業再造基金,同時與財政部展開協商,研議修正企業併購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稅負優惠,鼓勵企業併購整合。
劉鏡清指出,為了促進產業均衡發展,國發會將與國科會、經濟部和數位發展部共同合作,推動人工智慧(AI)等數位科技導入產業鏈,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同時,將鼓勵企業透過併購整合成立產業控股公司,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國發基金計畫投資由民間募資設立的產業再造基金,協助困境企業重新布局市場,推動產業重生。
在產業再造基金的進度方面,劉鏡清透露,目前已完成約新台幣18億元的募資,部分案件已遞交申請,正等待審核。由於基金設計以民間資金為主,並吸引多位知名人士參與,國發會預期其對產業的重整效應將十分顯著。對於再造基金的審核程序,劉鏡清強調,國發會將進一步完善基金運作的審查標準,以確保公共資金用於具有潛力的產業項目。
針對立委邱議瑩關於政府能否採取更多積極作為的提問,劉鏡清回應表示,國發會已著手推動企業併購法修法,目標是透過稅負優惠等實質措施,為企業併購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環境。他並提到,這項修法已經在行政院與財政部達成初步共識,未來將進一步優化具體內容,以鼓勵國內企業透過併購提升規模與效能。
國發基金作為推動產業創新與轉型的主要工具之一,今年也創造了亮眼的財務表現。根據國發會的報告,2023年國發基金雖非以盈利為目標,但仍實現了288億元的獲利。未來,國發基金將持續扮演引導民間資本的角色,帶動更多投資進入具創新潛力的產業。
為提高投資效能,國發會在報告中列出了國發基金的三大強化作法。首先是加強投資前的審查機制,包括增加對轉型能力的評估、進行更深入的市場趨勢分析,以及提高公司治理的標準,以防範可能出現的投資爭議。其次,國發會也將強化投後管理,透過建立預警系統和成立管理小組,對已投資項目進行密切追蹤,確保投資目標順利實現。最後,國發會計畫定期檢討投資案的退出策略,依據市場狀況釋股回收資金,並將回收的資金重新投入其他產業發展。
整體而言,國發會的目標是以多元政策工具促進台灣產業的創新與再造,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助於提升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劉鏡清表示,未來國發會將與相關部會緊密合作,確保政策的實施能夠實現預期效果,為台灣經濟創造新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