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24台灣發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個案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疾管署公布,「猴痘」正式列為台灣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遇疑似個案,依規定應於24小時內通報。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周二(6/28)公布,英國上周新增166例猴痘(monkeypox)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千例,達1076例。英國是這一波猴痘疫情大爆發中,累計病例最多、第一個突破千例的國家。
自從今年5月上旬英國通報非洲以外猴痘確診首例以來,全球非猴痘流行地區已40多國通報病例,確診數累計超過4300例,截至目前為止,以英國1076例確診最多,德國838例居次,西班牙736例排名第三。
UKHSA事件主任瑪琪(Sophia Makki)說,「英國的猴痘疫情持續擴散,目前全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千例。我們預期未來數天甚至數周內的病例將進一步上升。」
她呼籲,「如果你在今夏將參加大型活動或與新伴侶發生性關係,請注意任何猴痘症狀,以便能快速接受篩檢並幫助避免傳播感染。」
○關於預防感染猴痘病毒,美國CDC提出以下5點建議:
2. 避免接觸與生病動物接觸過的任何材料,例如被褥。
3. 將受感染的患者與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其他人隔離開來。
4. 與受感染的動物或人類接觸後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5. 照顧患者時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
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將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並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