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自2024年恢復1年期義務役,根據行政院統計,截至11月為止,共有17梯次、5277名役男完成訓練,鑑測合格率高達98.3%。這顯示恢復1年役期後的役男已具備執行戰備任務的基本能力,國軍訓練制度改革成果初步展現。
今年恢復1年期義務役的決策,旨在因應國際局勢變化與強化台灣防衛力量。國防部指出,役男經歷基本訓練、駐地演練及基地訓練後,已能有效執行戰備任務。針對部分役男未達鑑測標準,國防部允許補測機制,未通過者則僅領取底薪新台幣1萬550元,藉此鼓勵役男達到訓練要求並確保軍事戰力。
在訓練內容方面,今年新增T75K3手槍射擊課程,以提升役男戰鬥能力與武器操作熟練度。軍方表示,T75K3手槍採用多邊形膛線槍管設計,具備高精度與耐用性,適合近距離防衛與突發狀況應變。這項課程不僅加強義務役男的戰鬥技能,也為未來擔任後備部隊奠定基礎。
除槍械訓練外,1年期義務役男還須接受體能測試、野戰操演及聯合作戰演習,內容涵蓋步槍射擊、手榴彈投擲與戰術行動演練。國防部進一步指出,新訓旅步兵營的基地訓練流程已全面調整,以確保役男在訓練期間接受完整的戰備演練並符合現代作戰需求。
儘管國軍持續推動裝備升級與訓練強化,但初期仍面臨部分裝備短缺問題。針對媒體披露的裝備調撥延遲情況,國防部表示已啟動補強措施,並調配資源以滿足基地訓練需求。同時,國防部強調新訓單位人員與裝備的動態調整,是為應對未來作戰環境快速變化的重要步驟。
展望未來,國軍將持續透過國防自主與台美軍購強化戰力。包括F-16戰機維保零件供應、M1A2T戰車首批交付,以及潛艦國造海鯤號預計於2025年11月交船等,將進一步提升國軍整體防衛能力。此外,訓練制度將繼續與國際標準接軌,並結合現代化裝備與數位技術,確保役男能應對多元化作戰需求。
國防部表示,1年期義務役的恢復與訓練改革,已顯示初步成效,未來將進一步優化訓練內容與裝備配置,培育更多具備實戰能力的基層戰力,以確保台灣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