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出席APEC與G20峰會:川普已當選,拜登成「超級跛鴿」

拜登出席APEC與G20峰會:川普已當選,拜登成「超級跛鴿」

2024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抵達秘魯,準備出席為期六天的亞太經合會(APEC)和20國集團(G20)年度峰會。這兩場重要的國際領袖會議分別於15日和18日開幕,拜登此行被認為將是他以美國總統身份的最後一次重大國際亮相。然而,隨著2024年美國大選結果的確定,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為總統,拜登的外交角色已顯示出“超級跛鴿”的特徵,這對他在國際場合的發言權和影響力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川普的再次當選,無疑會對全球政治格局帶來深刻影響。過去四年中,拜登推動的多邊合作、全球化貿易和氣候變遷等議題,無論如何努力,都將面臨川普回歸後的強大挑戰。川普一向以“美國優先”為核心,這意味著他將進一步推動單邊主義,並強化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這樣的政策改變使得全球經濟和國際合作面臨不確定性,而拜登此時出席APEC和G20,無疑處於一個外交上的尷尬位置。

尤其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上,拜登將面對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亞太國家的領導人。這些國家對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充滿疑慮,尤其是在川普強烈推動“美國優先”的背景下,許多國家擔心全球化的貿易秩序可能會受到威脅。因此,拜登的發言和態度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質疑。中國,作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在積極應對川普重返白宮可能帶來的挑戰,並試圖在這些國際會議上利用機會推動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

拜登出席APEC與G20峰會:川普已當選,拜登成「超級跛鴿」

川普的當選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可能會進一步升級,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拜登所領導的美國政府雖然也持續對中國施壓,但其政策相對較為溫和,且強調與盟國的協調合作。然而,隨著川普的再次當選,美國的外交走向將可能回歸到對中國的更強硬政策,而中國也將藉著APEC和G20等平台,向其他國家展示自己作為穩定國際秩序替代者的能力。習近平將在這些場合上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尤其是那些對美國政策持保留態度的國家,並嘗試影響他們在全球經濟和安全問題上的選擇。

另一方面,拜登的“超級跛鴿”角色也表現得愈發明顯。美國大選結果的確定,使得拜登在國際場合的話語權大幅削弱。他將無法像過去那樣主導全球經濟合作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因為不僅是川普即將接掌白宮,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明白,拜登的政策將難以延續,尤其是川普上台後所推動的外交政策將與拜登的多邊主義格格不入。此時出席APEC和G20峰會的拜登,將面臨一個難以優雅過渡的局面,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掩蓋他在國際場合中日益減弱的影響力。

在全球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其他國家對拜登的期望已經不再像他上任初期那樣高漲。特別是對於一些主要經濟體來說,拜登的外交政策將無法繼續主導全球貿易規則的建立和氣候變遷的全球合作,因為他所代表的民主黨政府即將卸任,取而代之的是川普政府的重新掌控。這使得很多國家,尤其是中國,將更加積極地尋求自己的利益和全球領導地位。

即便如此,拜登依然會在這些國際場合上發表演說,並與中國、日本、南韓等國領導人進行對話,但他的發言權和影響力卻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具有決定性。外界普遍認為,無論是在APEC還是G20峰會期間,拜登難以提出重大新協議或達成實質性進展。尤其是面對中國等國的挑戰,拜登將難以保持之前的強勢立場,而川普的當選,無疑會讓全球領袖對美國未來的外交走向產生更多的疑慮。

總體來看,拜登的最後一次在國際場合的亮相,注定將是一場尷尬的告別。儘管他依然會在APEC和G20峰會上積極發言,但他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和推動的政策將受到川普重返白宮後的重大變革所制約。對全球經濟和國際安全形勢的影響,將逐漸偏向川普所主導的“美國優先”政策,而拜登的外交遺產,則將在全球多邊合作的基礎上逐漸褪色。